Page 91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8 捷運隧道工程實務
P. 91

第四章 捷運隧道主力技術















                 第四章  捷運隧道主力技術










                     臺灣地狹人稠,且在捷運路權專有之前提下,於人煙稠密市區從事捷運建設,除應顧慮

                 施工安全外,尚需考量施工所需空間盡量縮小,以求對民眾生活品質及都市景觀衝擊最小,
                 更須兼顧環境保護及公害防止。為滿足上述需求,臺灣地區所興建之捷運路線除少部分可利

                 用原有鐵路路權或因受地下結構物影響必須以高架橋建構外,其餘則只能在地下興建。
                     近年來公共建設,除必須顧及社會性、經濟性與環境問題及勞工安全衛生問題之採行施
                 工方式外,復因施工環境愈趨困難及所建造各類構造物愈形往上或往第下發展,使基礎規模

                 趨向大型化並帶動技術愈發進步。此外,國民生活品質之提昇,環保意識抬頭,在推動公共
                 工程建設之同時,因施工造成之震動、噪音及環境污染問題往往成為民眾抗爭的目標,甚或
                 導致工程停工、工期延誤之損失。因此,捷運車站工程施工除考慮現場地質條件、施工環境、

                 空間大小……等因素外,亦同時開發各式各樣新工法以因應時代變遷需求,尤其車站站體開
                 挖工程,牽涉地下水位降水,土壤之位移、鄰房之建物保護,均與人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
                 因此,地下車站之構築自應選擇最有利,擾民最少之方式進行。

                     以下即針對以往在臺北捷運所使用之隧道施工技術逐一做說明,內容包括明挖覆蓋隧
                 道、潛盾隧道、新奧工法、壓氣工法及針對捷運隧道之附屬工程諸如通風井及連絡通道的施

                 工說明。


                 第一節 明挖覆蓋隧道



                     明挖覆蓋工法:主要使用於地下車站、轉轍隧道及潛盾工作井施工。臺北都會區捷運系
                 統之地下車站;共構地下街及部分隧道之設計與施工,由於斷面較大或斷面呈現不規則之變
                 化、覆土較淺及地質特性等因素,以採用明挖覆蓋工法施工較為適宜。本工法係於現有公共

                 道路上,按所需寬度,由地表面完成擋土設施後,以覆蓋版置於其上維持交通,向下進行開
                 挖及支撐作業,直至設計之深度,再依序構築結構體後,再回填其頂部,以復舊原有之地表
                 面(路面)之傳統施工技術。











                                                           7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