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4 捷運土木工程實務
P. 155

第五章 捷運防洪之標準與對策





                 第三節 防洪對策


                 5.3.1 固定設施防洪對策


                     捷運系統防洪設計主要係以〝防導水〞之觀念為主軸,根據此一觀念,以下列各項考量
                 設計永久防洪設施。

                 一、依據防洪標準,防止該標準淹水水深內之地表積水自地面孔道灌入捷運設施。
                 二、 若地下結構經過斷層帶,或穿越河底,以及隧道出入口/車站鄰近河川堤防或位處時有

                     積水之低窪地域,則此等高風險地域或路網交會站,應考量於適當地點設置全斷面之防
                     水隔艙閘門,以隔艙之理念,將洪水囿限於既定的範圍,避免洪水沿地下隧道竄流。

                 5.3.1.1 隧道內防水隔艙閘門措施

                 一、防水隔艙閘門設置考量

                     民國 88 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讓本局聯想到,若不幸大地震發生在捷運隧道通過之斷層
                 處,則隧道將錯動扯裂,隧道上方覆土層內之自來水管及污水管可能一起斷裂,導致大量外
                 水湧入隧道內;此外,斷層附近之地下水也會一齊不斷流入斷裂之隧道內,並漫延至整個捷

                 運路網相互連通之隧道及車站,此時唯有在通過斷層處之隧道兩端接近車站處設置全斷面型
                 防水隔艙閘門,以便將大量水流阻絕於隧道內,防止水向車站側漫延。
                     另外,穿越河川下方之捷運隧道,也可能會因災變引起斷裂,造成河水迅速灌入隧道內,

                 並沿著隧道向兩端之車站漫延之情形,此時唯有在河川兩端接近車站之隧道處設置全斷面防
                 水隔艙閘門,以便將河水阻絕於河川下方之隧道內,防止河水向車站側漫延;至於鄰近河川

                 之捷運車站或出土段,如就以往大臺北地區重大淹水災害發生之原因進行檢討,可能從捷運
                 車站或出土段開口侵入隧道內之地表洪水,應以堤防缺口(完成後已不存在)及河堤旁之抽
                 水站故障造成淹水最常發生;而入侵之外水可能會在隧道間流竄,並經由交會站擴大災情。

                 從上述說明得知,捷運系統在路網交會段、穿越斷層或河川下方,以及隧道出入口/車站鄰
                 近河川堤防時,考量隧道因地面洪水、地震或其他災變,可能導致外水入侵之情形,於是本

                 局針對上述較具防洪意義之關鍵地點,同時兼顧通車路線因囿於空間不足及營運障礙等因素
                 之限制而無法增設之狀況,在後續路網業已多次評估規劃設置防水隔艙閘門,以作為整體捷
                 運系統防洪之第二道防線。

                 二、防水隔艙閘門設置位置
                     由於防水隔艙閘門為大結構體之永久固定設施,因此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期已營

                 運之路線已無法再增設。在後續路網中,業經本局核定須設置防水隔艙閘門之位置(如圖
                 5-3-1)有:
                     ( 一 ) 隧道穿過淡水河處:1、新莊線大橋國小站西側;2、新莊蘆洲線道岔段東側。

                     ( 二 ) 隧道穿過山腳斷層處:新莊線丹鳳站西側。
                     ( 三 ) 新莊線與信義線交會處:東門站東西兩側。






                                                           137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