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29 捷運系統水電、環控與消防工程實務
P. 88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 一 ) 提高防洪標準
1. 200 年頻率洪水位加 110cm
2. 鄰近路面加 60cm(原標準)
3. 納莉颱風淹水位紀錄加 20cm。
以上三者取大值為防洪設計標準,將另依地區特性及需求建立擋水牆或:
( 二 ) 增設防洪措施
1. 與捷運系統連通之聯開大樓、人行地下道、臺鐵、高鐵等建物,需於連通道內
等處,加設防洪閘門或水密門(詳照片 3-6-1 及照片 3-6-2)。
2. 加強清查管線穿牆防水填塞:清查穿牆防水填塞,其目的係為當地面層淹水時,
水不致由各式管道灌入廠站內,尤其是 BSS/TSS 之電纜廊道,細部設計時更應
特別注意。
3. 對於納莉颱風造成廠站淹水處,設置防洪閘門。
4. 捷運各路線之出土段如新店線、南港線設置防洪閘門,詳照片 3-6-3。
5. 對捷運地下廠站之出入口及結構開口再加裝 50cm 高活動式防洪擋板,詳,以
改善傳統砂包保存不易,堆置耗時耗力之缺點,提昇防洪工作效率。
照片 3-6-1 車站水密門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