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捷運技術 第50期
P. 237
捷運技術 第 50 期 233
五、十四張站人工地盤綠化的設計落實
一般建物的屋頂綠化所須考量的微氣候及植物立地條件,包括無遮蔽、全日照、水分來
源有限、僅靠淺層栽培介質保水功能,無地下水補充、風力較樓底層強等,但本案以工程手
段提供植物不亞於地面的生長環境,如覆土深度達2米。因此,本案的人工地盤綠化是我們可
以把綠地歸還給自然的一種補償方式,藉以平衡開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是一種對生
物生態較為友善的發展模式,可以同時保有優質的生活環境以及永續的環境利用。
(一)植物生長基盤的構築
在垂直組成上,自上而下大致上可分為植栽層、介質層、過濾層、(蓄)排水層、阻根層、
防水層等幾個部分(如圖6):
1. 植栽層(plant layer):種植植栽的表面層。
2. 介質層(substrate layer):指滿足植物生長條件要求,具有一定的有機質含量、通氣排
3
水性能、保水、保肥能力和體積穩定的土壤層。自然土壤容重一般都在 1.0g/cm 以上,
3
不宜用於人工地盤,適合的栽培介質於風乾和飽和水狀態下容重分別在 0.5 g/cm 、0.8
3
g/cm 左右。
3. 過濾層(filtration layer):用於阻止介質進入排水層的材料層,本案採用既能透水又能
過濾的聚酯纖維不織布材料。
4. (蓄)排水層(water retention/drainage layer):用於蓄存少量水分並能迅速排出介質的
多餘水分而設置的材料層。
5. 阻根層(root barrier layer):阻絕植物根系分泌根酸分解破壞防水層。本案以 5cm 厚
PC 層作為防水保護層。
6. 防水層(waterproof layer):用於防止雨水和灌溉水滲漏入樓板結構的隔離層。
人工地盤結構
圖 6 人工地盤植物生長基盤的基本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