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捷運技術 第47期
P. 157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47期 151
長春石油在2006年新建的設備廠房(如圖1),使用Tekla Structures(以下簡稱Tekla)
進行整個設備廠房的3D結構設計模型建立,接著將建立好的3D BIM模型透過連結方式完整
傳遞至STAAD.PRO結構分析軟體當中進行結構設計分析,完成分析作業後,再將分析結果
直接回傳至Tekla系統中進行結構模型桿件的更新修正,並將Tekla結構設計的資料直接傳遞
給管線設備端所使用的Plant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軟體(簡稱PDMS),讓設計管線設備的
工作進行時可以參照完整的廠房結構模型,直接可獲得最正確的結構細節資料並於PDMS中
進行管線設計,依此來回循環於整個設計的流程。由圖2可以看到各軟體系統之間的整合關
係圖,圖3~圖6為關係圖中各階段的3D模型畫面。
過去設計作業因為沒有很有效的方式做整合,在個別單打獨鬥的設計工作中很難具體維
護一個正確且一致的設計資料,因此容易造成人為的錯誤。在BIM設計流程的整合下,使得
結構、管線、製造、營造人員都能隨時掌握精確的工程資料,各工種的設計可以在最精準的
狀態下,做出最即時的反應與最正確的設計,讓過去可能潛藏的問題提早獲得改善。
圖3 在Tekla建立的BIM模型 圖4 傳遞至STAAD.PRO的結構模型
圖5 Tekla整合入PDMS的結構資料 圖6 PDMS中的Plant 3D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