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捷運技術 第39期
P. 26

20                             洪順財   王怡仁  臺北捷運軌道文物館簡介



                                                      一、前言


                 臺北捷運自1988年7月22日於最大維修廠-北投機廠動土開工後,施工列車即正式啟動,
            宣告台北交通已走入捷運世代,同時也開啟了我國交通建設的新紀元,至1996年3月28日全
            國首條中運量捷運系統木柵線正式通車,緊接著1997年高運量捷運系統-淡水線,1998年中
            和線/ 新店線北段,1999年南港線/新店線南段,2000年板橋線,以一年一條路線的速度,將

            初期路網共計六條路線完成啟用,連同後續完工通車的小碧潭支線及土城線,已通車營運路
            線長度共76.6公里(含69個車站)每日運量達110萬人次以上,並屢獲國際評定為穩定度最高的
            捷運系統。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回顧本局同仁在臺北捷運歷史長河中,一路走來雖學經驗俱增卻
            也歷盡滄桑,尤其是從事軌道工程的同仁們,在沒有細部設計顧問提供協助的情形下,從基
            本設計,備標到發包、施工、監造,都由同仁們自行辦理完成,而施工期間更在土建標與機
            電系統標前後夾擊的惡劣條件下,不畏艱難犧牲奉獻,方能如質如期達成通車使命,其中之
            甘苦心酸實在難以筆墨形容,惟同時,我們也從工作歷練中獲得學習的機會,逐漸累積相關

            技術經驗與專業知識,這些寶貴的經驗與智識若不予以妥善整理與保存,則時間一久勢必慢
            慢淡忘流失,因此,本局除積極與國內學術單位合作舉辦軌道工程技術研討會,將有關捷運
            軌道工程之設計、施工、材料及維修等技術資料,作一系統性之整理與發表,以提供各界先

            進分享經驗成果列為近程目標外,更期望藉由後續各種軌道系統技術資料、材料樣品、施工
            照片及歷程紀錄等各種文物史料的蒐集、典藏與展示,能發揮聚沙成塔之效,進而經由教育
            訓練達到技術傳承之中長程目標。


                                                   二、籌設歷程


                 有鑑於技術傳承與教育訓練之需,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中區工程處乃自2007年4月初
            即開始著手進行軌道文物蒐集展示之規劃作業,惟因當時正值新蘆線軌道工程施工啟始階

            段,相關同仁與廠商均全力投注於制度建立與溝通磨合,無暇兼顧軌道文物館籌設事宜。
            直至2007年11月確定與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共同主辦「軌道工程技術研討會」之目標後,
            相關計畫方漸成形,第一階段以配合研討會活動,將目前蒐集到之材料樣品、技術文件及

            相關圖冊整理分類,以加掛說明牌及施工照片之方式,搭配軌道施工廠商-法商阿爾斯通
            (ALSTOM)/中鼎工程(CTCI)共同承攬全力協助於蘆洲機廠成立「軌道文物館」予以展示,後
            續再逐步擴充展示內容及提昇功能,期能配合後續路網之發包施工,對軌道從業人員提供教
            育訓練之用,甚至除協調本局各區工程處將初期路網各線軌道施工標案所留存值得展示之物
            件及文獻提供保存外,亦設法連繫國內其他軌道工程機關(構)提供特殊性或代表性之物件,

            經適當整理後,可於未來對外界開放,提供各機關學校申請使用而達到「教育」、「訓練」
            之中長程目標。籌設期間承蒙局內各級長官鼎力支持,過程尚稱順利,軌道文物館終於在
            97.02.18由局長蒞臨揭幕後正式掛牌啟用(圖1~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