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捷運技術 第60期
P. 153
142 143
及 TOD 思維的當下,捷運車站周邊 (organized complexity),達到在步行 產業吸力條件,運用 TOD 理念改善 園站)、松山新店線(松山站、大
應引入多元土地使用,以能更有效 可及的範圍內滿足居住、工作、教 車站周邊環境,配合科技產業發展 坪林站)、板南線(板橋站、永春
率且便利地滿足與連結都市生產與 育、消費、休閒、交通轉運等基本 需求,串連北投、文山、故宮觀光 站)、淡水信義線(士林站、象山
生活所需之全方位機能。 生活機能,同時提高多元混合的使 資源、大直、士林商圈、東區門戶、 站)、中和新蘆線(徐匯中學站、
(一) 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融合商 用機能,創造靈活多樣化的城市環 文創 CBD 之信義計畫區等優勢產業 頭前庄站、景安站),未來可提供
業、生態、觀光等資源再造 境及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人 與重大建設,增加產業群聚與區位 民眾更為便捷之捷運轉乘服務;同
為本的都市生活空間。 效益,促使企業永續經營。 時亦行經臺鐵松山站、板橋站、高
捷運環狀線行經路線及各站之
土地使用有住宅區、地方商圈或工 (三) 促進產業環境活化再造,提 (五)創造永續綠色運輸環境 鐵板橋站,將大幅改善內科、中永
業區。未來應於塑造優良住宅環境 昇產業產能與動能 首都環狀線之完整興建亦可連 和地區等通勤時間交通壅塞問題,
以紓緩尖峰時段通勤壓力,優化雙
及生活空間架構下,推動老舊社區 國家的發展有賴於產業的維護、 結臺北多核心發展區各向之捷運路
北交通整體路網銜接便利性,提升
之更新,並結合地區機能定位與地 推動與創新。新北市的板橋、新莊、 網,包含文湖線(劍南路站、動物
方特色,有效運用地景生態之優勢, 五股、三蘆區與臺北市的士林、信
重新打造及塑造具富地方特色意象 義區向來為大臺北都會區重要的工
的空間形式。首都環狀線興建後, 商業發展地區,因此就維持臺灣產
可有效整合北投士林產業發展計畫、 業發展之前提下,不容忽視臺灣產
沿線內科 2.0 發展計畫、南港再生計 業的變遷轉型趨勢。配合首都環狀
畫與松山車站與信義商圈與新北市 線之興建,建構永續的生產環境,
北台科技軸帶等產業資源,進而促 因應捷運建設所帶來之區位條件改
使大三貓地區、大直商圈、故宮文 善優勢,再造並強化產業生產環境,
化資源、新北產業園區與周邊新興 吸引國內外優質人才進駐,進而刺
社區之發展,藉此增加車站周邊老 激產業創新能力與動能,將有助於
舊社區再生與更新動能,重塑都市 產業發展及建構地方優質特色環境,
環境與景觀品質。 帶動地方與國家發展。
(二) 形塑以步行為主,以人為本 (四)加值科技產業軸帶
的都市空間 因應首都環狀線之興建,將可
為提供一個以捷運車站為發展 讓新北市的中和、新店區、土城區
核心,人行與自行車為發展架構的 和臺北市的內湖區之科技產業群聚 資料來源 :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環狀線東環段暨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綜合規劃報告書
都市環境,強調捷運車站周邊都市 快速聯絡,具體強化北臺科技產業 (核定本)(112 年 3 月);本研究彙整。
規劃應保有其「有組織的複雜度」 軸帶之鍵結。都市發展規劃應善用 圖 9
首都環狀線發展願景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