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捷運技術 第59期
P. 124
114
許多不預期之風險,本計畫中所遭 物底板)、微型樁、封底灌漿地盤
遇之風險包括共構、近接、地下管 改良、分區開挖降水,克服例如臺
線複雜甚至衝突等問題,因此在設 鐵/高鐵隧道頂預埋螺栓、新建基
計階段便進行系統化的風險評估, 礎與舊有中長程轉運站地下室結構
再透過風險管理、降低、分擔、轉 體衝突、以及不影響臺鐵、高鐵與
移和接受等手段,並配合以補充調 捷運板南線正常營運等工程限制。
查、地質改良、偏心基礎、樁底灌 規劃須俟共構大樓基礎開挖壁體變
漿和監測等方式進行樁基礎設計, 形穩定後,Y15 高架車站之樁基礎
來達到安全和經濟之設計要求,降 方可施工,避免影響車站上部結構
低可能面臨之風險,屬一正面成功 及軌道工程施工。同時配合完善施
之設計手段,因此為文進行介紹, 工中監測,有效掌握工程影響範圍
期作為類似工程案例之參考。 內各項設施之安全。
二、善用數值模型提升設計品質 四、精進調查工具掌握地下障礙
捷運板南線潛盾隧道間高架橋 針對複雜地下管線衝突,有效
樁基礎之設計,係根據捷運板南線 利用試挖、地球物理探測、補充管
隧道竣工資料及現況測量成果,建 線調查、基礎施工前地下障礙物探
立 3D 有限元素模型,分別針對基樁 查等方式,掌握管線分布狀況,採
施工及樁基礎荷載對板南線潛盾隧 用偏心基礎設計,降低遭遇未知管
道進行分析,藉以了解其影響程度。 線的不確定性。例如,與本計畫路
規劃樁基礎施工時隧道保護措施, 線重疊或相交長度高達約 2,280m 之
採用跳樁式套管鑽掘基樁,嚴格限 特一號地下污水管(外徑約 4m),
制基樁施工程序,並配置自動監測 便於設計階段輔以地球物理探測方
儀器,隨時掌握施工狀況,避免影 式進行地下探查。
響捷運板南線正常營運。
三、詳盡設計規劃提升施工安全 致謝
於 Y15 站聯合開發與主變電站
承蒙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與
共構大樓基礎開挖設計上,選用連
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續壁配合扶壁、深導溝(貫穿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