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捷運技術 第59期
P. 114
104
護、與地下重要公共管線近接、大 因應聯合開發大樓與主變電站
漢溪跨越橋基礎及大漢橋引道施工 結構配置需求之不同,基礎開挖深
等重要課題。尤其「Y15 聯合開發 度分別約為 33.3m 與 29.8m,整體而
與變電站共構大樓基礎開挖」工項 言,本基地略呈近似 157m 長、27m
之設計規劃與施工品質,對營運中 寬之長方形基地(圖 7),占地約為
臺鐵、高鐵、捷運,乃至地面大眾 3,750 平方公尺。地下室採用順打單
交通運輸之安全影響甚鉅,以下將 牆結構方式構築,為 1.5m 厚 52m 長
以此案例說明本計畫之基礎工程設 且深達礫石層之連續壁。
計 理 念 與 處 理 思 維(Chang et al., 整體而言,於調查範圍內本基
2018[8];胡逸舟等,2016[9])。 地之地層可概略區分為七個層次,
由上而下分別為:(1) 回填層,分布
一、工程概況
於地表面至地表下 4.0m 間,平均厚
「Y15 聯合開發與變電站共構
度約為 4.3m;(2) 粉質砂土層,平均
大樓(以下簡稱,共構大樓)」位
厚度約為 7.3m;(3) 粉質黏土層,平
於新北市板橋車站北側,原係中長
均厚度約為 4.3m;(4) 粉質砂土層,
程客運站,經與鄰近土地合併後,
平均厚度約為6.7m;(5)粉質黏土層,
規劃作為中長程客運站聯合開發大
平均厚度約為6.8m;(6)粉質砂土層,
樓與捷運環狀線主變電站之用。本
平均厚度約為 11.3m;(7) 礫石層,
工程僅涵蓋共構大樓五層以下樓層
分布於地表下 50.0m,礫石最大粒徑
及地下室之構築,六層以上之樓層
達約 10cm。地下水位面約位於地表
未來將由聯合開發商負責興建。除
下 5m,整體而言地下水壓大致上呈
原有中長程客運站外,鄰近共構大
現靜態水壓分布的狀態,礫石層之
樓基地周圍也有多項重要公共設施,
地下水壓,並未發現有類似以往地
這些設施在共構大樓興建期間均必
下水壓低於靜態水壓之情形 ( 趙曉周
須維持正常運作。因此中長程客運
等 2015[10];胡逸舟等,1996[11])。
站須暫時遷移,以便交付共構大樓
用地。基於此需求,於設置臨時中 二、新、舊地下結構物配置衝突
長程客運站後,方能開始進行共構 基礎開挖為共構大樓工程之重
大樓之基礎工程。 要關鍵課題,開挖過程必須維護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