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5 捷運開發大樓壁樁設計與前期載重試驗
P. 1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六、 由於穩定液壓高於景美層水壓而產生程度不依之逸水狀況,必須一直補充穩定液並填充
粘土等材料填塞礫石層孔隙以降低其透水量,使壁體底部周圍壁面存在填塞礫石層孔隙
之粘土,本次試驗主樁採單刀尺寸比較少底泥堆積,且採用空氣揚昇法清除樁底淤泥的
成效良好,可使樁底在很小的位移下即可發揮承載強度。
七、 本工程因壁樁必須兼具減少開挖變位的地中壁使用,所以採用連續式配置提高勁度,如
此配置對短期的深開挖與長期的結構力學行為是有正面的助益。然因實際施工時連續壁
單元接頭清洗過程使公單元底部較容易堆積沉泥,樁底淤泥清除比前期載重試驗的單刀
單元時較為不易。樁底淤泥除可能影響樁底承載力外,部分淤泥會隨劣質混凝土影響樁
底附近混凝土澆注品質。為使樁底承載區品質能達到前期載重試驗時的水準,有賴廠商
的配合持續以嚴謹的施工管控方可達成。而設計者也必須要有試驗與實務之間可能會
存有不確定落差的認知,對如此特殊之重要結構物而言,於設計階段應有適當的保守
考量。
八、 一般樁底灌漿分為底部注漿(如 U 形管工法)及平板預壓工法(如德國 BAUER 公司
FLAT JACK)等 2 種方式,高雄 85 大樓壁樁底部承載於砂土層上,採用第二種方式進
行樁底承載力補強。而 C1/D1 聯合開發大樓壁樁底部是承載於卵礫石層上,此項條件較
優於高雄 85 大樓。雖然樁底灌漿可能附帶提升樁周摩擦力,但因每個單元施做成效差
異不易驗證,且不宜以樁底灌漿而忽略清除樁底淤泥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比照試樁單
元施工方式使樁底承載正常發揮的情況下,研判本工程不需要施作樁底灌漿。
九、 前期載重試驗為求取現地極限承載力參數,通常試驗載重較高。為維持試驗加壓階段的
公共安全及試驗的完整性,相關注意事項例如反力設備組裝之對稱性,錨定鋼筋品質、
數量、垂直度、焊接長度、焊接品質等,已詳述於 4.3 節之內容。
十、 以本基地附近承載層為景美礫石層,依照經驗本區礫石層的特性,初進入礫石層約 3m
範圍內所夾之細粒料含量較高,壁樁抓掘時對逸水的控制也比較有把握,但仍須持續以
挖出的粘土當作逸流防止材填塞壁樁挖掘孔壁及底面,然是否會因此而影響到壁樁貫入
景美礫石層區段的承載力,尚須更多組試驗比較後加以探討。
十一、 因本基地附近淺層 3m 內景美礫石層卵礫石的粒徑比較小,以一般 MHL 抓斗的能量
尚可順利施工,只是工率較差。然依據鄰近工區的施工經驗顯示,至貫入景美礫石層
5m 後卵礫石的粒徑比較大,除逸水狀況加遽之外,一般 MHL 抓斗的能量對付深達
55m 以上之大礫石之抓掘工率已不理想。因此在目前國內連續壁重型抓斗已隨重大工
程發展而有逐漸普遍的情況下,當連續壁貫入景美層達 5m 時,建議可規範廠商應安
排重型抓斗進場施工取代一般的 MHL,可縮短礫石層抓掘時間以利工進並降低逸水
機會,亦可對連續壁或壁樁的品質有正面的助益。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