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34 捷運高架車站建築造型設計
P. 55

第二章 淡水線高架站-承襲歷史傳統的語彙以新材料新工法展現的建築





                 因此不易清潔及容易附著灰塵之礦纖類天花板便不列入考慮採用,是故條狀金屬天花板系統

                 成為較佳之選擇。月臺層之設計為表現傳統建築之屋頂及梁柱結構,因此天花板是氟碳烤漆
                 鋼板及意象木構造斗拱之 L 型鋼梁所組成,鋼構造皆是防銹處理後油漆並透過天窗之光線所

                 造成之陰影,給月臺層上之乘客有一種氣氛及感受,此外利用橫向柱間之梁加以包覆,上面
                 配合絹印站名、線別辨識顏色及裝設廣播系統,亦為捷運車站之特色,該包覆鋼板因乘客無
                 法直接觸及,故不考慮琺瑯板而是氟碳烤漆鋼板(如圖 2-3-11)。

























                         圖 2-3-11 條狀金屬天花板系統川堂層天花、月臺層屋頂下方氟碳烤漆鋼板及 L 型鋼梁



                 2.3.4 一般車站設計簡介

                     淡水線高架段共有 11 個車站,除劍潭站(R15)、北投站(R22)及淡水站(R28)在

                 結構及立面型式有變化為特殊站外,其餘為統一性的建築造型,茲以芝山站設計為案例,簡
                 介淡水線高架一般車站之設計如何擷取傳統建築語彙。其施工成果說明如下(以下敘述節錄
                 參考文獻 3):

                 一、空間規劃

                     芝山站戶外空間除必要之機車、腳踏車、小汽車停車場外,均加以綠化及景觀設計,藉
                 舖面之變化引導旅客至車站主要入口,並以平行軌道區之空橋跨越福國路至車站出口 1,空
                 橋以捲棚式透明 PC 板雨庇防雨(如圖 2-3-12)。車站出口平臺因應防洪需求,較四周地面

                 抬高 1.2m,並以兩片大型透明雨庇強調其意象,使旅客容易辨識。出入口廣場上方挑空與
                 月臺層空間相互連繫,動線與川堂層並無阻隔(如圖 2-3-13),而以川堂層、兩側購票房及

                 販賣店之實牆陰影形成室內、室外之區分。進入長方型川堂層內部,除必要之電扶梯、樓梯
                 外,為容納大量動線的空間,兩側再以鏤空之格扇與戶外區隔,窗臺下以植栽綠化並軟化
                 巨大混凝土結構柱及不銹鋼材之硬冷。由於空間之開敞與流暢將可紓解因大量旅客進出車站

                 時,形成之擁擠、倉促感。川堂層與月臺層之連繫主要藉由快速運轉之電扶梯及寬敞之樓梯,
                 並設置透明之電梯提供無障礙設施(如圖 2-3-14)。






                                                                                                            3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