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14 捷運工程大區域降水施工實務
P. 72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表 4-1-3 道岔段水位觀測井與伸縮儀裝設位置一覽表
距工區中心距離(m) 水位觀測井編號 伸縮儀編號
50 OW8-1 EXM8-1
100 OW8-2 EXM8-2
200 OW8-3 EXM8-3
400 OW8-4 EXM8-4
4.1.4.3 試驗結果
一、開挖面內的水位洩降
透過此次群井試驗證實可以較少的井數、較快的時間,達成洩降開挖面內水位的目標。
外圍的袪水井若能順利運轉,被袪水井包圍之供水受到限制的部分的水位會有效率地下降。
在計算上,係以非平衡式並假設時間為 1 個月,但從安全層面看來,本標預定從開挖到大底
前 3 個月即開始全面抽降水。可是從此次群井試驗的結果可知,只要從數日或 1 週前開始抽
降水即可滿足現場所需。
二、袪水泵浦的負擔
本次的群井試驗為避免發生水井相互干擾,導致井內水位下降,使得泵浦吸到空氣的情
形(井內水位降至泵浦設置位置下方),調整了排水管路上的閥門,減少出水量。且因已確
3
3
認每口井皆有 6m /min 以上的抽水能力,故此次將出水量調整至 4m /min 以下。
因泵浦在全速運轉時,刻意地將閥門關小,導致泵浦負荷變大,所以群井試驗期間有 2
臺泵浦發生故障。但因實際運轉時,係為長時間的運轉,故須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因此,本
3
標將會以每口井有 6m /min 左右之出水量來規劃必要運轉井數。
三、必要抽水量及運轉井數
3
本次試驗連續袪水約 50m /min,即達到穩定開挖面重點項目之開挖面中央的水壓洩降至
EL+67.5m。此部分已符合契約規範降至 EL+76.7m 的要求。本次試驗因須起動堤外全數袪水
3
井(共 17 口),故在考量到袪水井相互干擾的情況下,各水井的出水量控制在 4m /min 左右。
3
而實際運轉袪水井時,將以每口井有 6m /min 出水量,有效的配置,以減少運轉井數。各開
挖階段所須之必要運轉水井由臺科大以 MODFLOW 軟體在進行計算分析所得,景美層水位
全區降至地表下 26.7m,需要使用 6CMM 運轉的抽水機 11 口即可完成。
四、回復時間
圖 4-1-19 為將完全停止袪水井時的水位回復時間擴大圖表。Fs = 1.1 時的水位洩降量為
14.8m(EL+81.6m),到契約規範之 19.7m(EL+76.7m)約距 4.9m。在本次試驗停止泵浦運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