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12 捷運工程多條隧道鄰近堆疊施工實務
P. 122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二、鏡面止水補足注入作業
當工作井開挖、拆撐過程,因連續壁移位、變形可能造成地盤改良體與鏡面壁體間產生
空隙,形成水路。另當進行鏡面壁體機具破除時,也可能使改良體與鏡面壁體間產生空隙。
止水灌漿施工目的即為作可能產生空隙間之止水,也藉由提升改良體周邊的原地盤的止水效
果而達到抑止發進時的湧水現象。
施工順序:先行於鏡面補足灌漿處全面架設施工架(如圖 4-2-25 ~圖 4-2-26),並如
圖 4-2-27 所示設置灌漿與試水孔共 34 孔。止水灌漿方式採二重管灌漿工法進行,注入之改
良漿液為溶液型(SL)水玻璃系,改良範圍從信義下行到達 RJP 改良底部至改良頂部處。
施作時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進行連續壁與改良體界面壁際間滲水量確認,確認孔為
14 孔,各分布在預定之到達隔艙體的上下兩側與潛盾破鏡鏡面左右兩側範圍內,水平鑽孔
深度為連續壁厚度 1.5m,如滲水量超過 100 cc/min,將進行補灌作業,待全數試水孔皆合格
後,再自原 13 孔鑽至 3m 深處,進行 RJP 地改區 SL 的補灌作業,補灌注入養生後再鑽 19 孔,
深度 3m,以測定補灌注之成效,如滲水量超過 235 cc/min,同樣需進行 SL 補灌作業,測試
合格後,隨即進行灌漿孔回填作業。
由現場施工紀錄顯示,第一階段試水確認有近半數試水孔滲水量超過規定值 100 cc/
min,且大部都分布在鏡面上半部砂土層的地方,由鏡面連續壁壁體內傾度管監測數據可知
工作井開挖到底(地表下 33m),連續壁最大變位達 30mm 往開挖側,也因此使連續壁與改
良體間產生空隙導致滲水路徑發生,不合格孔補灌 SL 後滲水現象明顯改善,至於第二階段
改良體內鑽孔試水確認在合格範圍內(<235 cc/min),再次驗證 RJP 地改之成效。
圖 4-2-25 信義線下行隧道到達鏡面平面圖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