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1 捷運路網規劃實務
P. 32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就路網布設觀點來看,都會區外圍地區採放射狀路線布設,各路線間轉乘必須進入都會
區市中心區,動線彎繞,以環狀路線加以串接,方能對於外圍地區提供方便的轉乘,此路網
構想於 82 年交通部同意備查之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後續發展路網評估報告已獲得認同,
行政院於 93 年 3 月 26 日核定環狀線(環狀線第一階段與北環段、南環段)分二階段興辦,
係基於財務考量,第一階段路線主要為高架型式,財務較為可行,故優先推動,第二階段路
線(北環段與南環段)超過10年的討論與規劃,綜合規劃已於108年5月31日奉行政院核定。
再就路網布設與捷運車站 500 公尺涵蓋範圍來看,尚有幾處捷運未及涵蓋地區,也是民
眾陳情殷盼捷運服務的地區,包括:
一、 文湖線規劃定案之初,基隆河截彎取直的新生地當時規劃為輕工業區,後改為內湖科技
園區,吸引及業人口數大為提升,已達捷運服務的發展規模,在此發展條件下,文湖線
以東缺乏南北向捷運系統串連服務,故有捷運南北線的規劃,惟中央未核定,因無法與
松山線及信義線直接交會轉乘,及各界多項不同建議,故有捷運東環段之規劃。
二、 未來在東區門戶計畫、內科2.0、經貿園區等帶動發展之下,信義計畫區發展已逐漸成熟,
臺北市發展重心東移,文湖線以東的臺北市東側地區,尚欠缺南北走向軌道運輸系統,
規劃捷運東環段可將捷運南北向服務廊帶再往東移。
三、 汐止及內湖進入臺北市區的往返需求,此需求恰位於文湖線與松山線、板南線的空間地
帶,故有捷運民生汐止線的規劃。
四、 基隆河以北僅有捷運淡水線服務,因應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及社子島開發計畫,故可視開
發規模,再規劃以捷運系統服務,故有社子士林北投區域輕軌系統(捷運社子線)之規
劃構想。
五、 新北市另依政策需求,規劃五股泰山輕軌、深坑輕軌、八里輕軌等路線,滿足臺北都會
區捷運路網外圍地區的需求。
將臺北都會區未來年(民國 140 年)活動人口(戶籍人口加及業人口)以密度圖(深色
為密度高)呈現,套疊臺北捷運已通車、興建中、已核定路線等以實線表示,推動中路線(環
狀線東環段、民生汐止線、社子線)以虛線表示,可看出推動中路線涵蓋活動人口密度較高
的地區,並兼顧東西向及南北向的旅次需求,如圖 1-2-3。
臺北捷運路網規劃一直以來有 3 大理念值得特別說明:
一、提供主要運輸走廊往返市中心大量運輸能量
為讓搭乘臺北捷運乘客有更多的轉乘路徑選擇,臺北捷運規劃棕線、紅線、綠線、橘線、
藍線等 5 條路線,採數個 L 型路線環環相扣,使得 L 型的紅線、綠線與橘線相互之間都有
二次交會,乘客可以選擇適宜轉乘車站換乘路線,除了橘線(中和新蘆線)往來棕線(文湖
線)外,其餘各路線最多 1 次轉乘,都可以跨路線到達目的地。
數條L型路網在市中心可形成格狀路網,市中心區500公尺範圍步行可及車站涵蓋面高,
減少私人運具旅次。另轉乘車站多,多數旅次一次轉乘可達市中心區,方便使用,另考量 L
型路線讓路線兩端運能相當,減少空車運轉,提升營運績效。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