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捷運技術 第32期
P. 41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 32 期  94 年 2 月                                      31

                                              表 2  AHP 有效問卷之統計

                     區分             政府機關             公民營企業            學校或研究機構                 合計
                   資訊主管                20                 22                 2                 44
                 非資訊主管                 22                 32                 9                 63
                     合計                42                 54                11                 107
                                                    資料來源:本研究
            4.3   層級分析法

                 本研究係為建立資訊安全之多準則評估模式,其核心在於如何「客觀的決定權重」,因此,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係 Thomas L. Saaty 於 1971 年開始發展。
            AHP 是一種多目標(多準則)的決策方法,主要應用在不確定(Uncertainty)情況下及多個
            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Saaty 於 1971 年正在美國國防部從事應變規劃問題(Contingency
            Planning Problem)的研究工作,於 1972 年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的贊助下,進行產業電子合理分配的研究。1973 年 AHP 應用在 Saaty 主持的蘇丹運輸系統研
            究案,其理論始漸趨成熟。1974 至 1978 年間,亦不斷將 AHP 應用在其所主持的醫療優先排
            序分配資源衝突之研究案,並一再應用、修正及證明後,使 AHP 理論更臻完備(Saaty, 1980;
            Saaty & Vargas, 1980, 1982;Saaty & Bennett, 1977;葉牧青,1989;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
            直到 1982 年為止,AHP 已應用在下列十二種類型之問題:決定優先次序(Setting Priorities)、
            產生替代方案(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選擇最佳政策或方案(Choosing a Best
            Policy/Alternatives)、決定需求(Determining Requirements)、資源分配(Allocating Resources)、
            預測結果或風險評估(Predicting Outcomes or Risk Assessment)、衡量績效(Measuring
            Performance)、系統設計(Designing a System)、確保系統穩定(Ensuring System Stability)、
            最適化(Optimizing)規劃(Planning)、衝突的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Saaty, 1980;葉牧
            青,1989;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

                 之後 AHP 應用的領域除多目標決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規劃
            及資源配置(Plann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外,更擴大到:供
            應商選擇評估(Supplier Selection Criteria)、資訊服務提供者評估(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
            Evaluation)、Intranet 採用評估(Evaluation of Intranet Adopted)與資訊委外評選等(謝玲芬,
            1989;黃智偉,2000;施穎偉,2000;杜鴻業,1998;盧彥旭,2001)。

                 應用 AHP 來處理複雜的決策問題,其進行的步驟與程序如下(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
            謝玲芬,1989;黃智偉,2000;葉牧青,1989;杜鴻業,1998;翁俊興,1983;謝育文,1985;
            方溪泉,1994;周冠中,1995;唐印星,1999):
               1. 問題界定

               2. 構建層級結構
                  羅列要素或準則(Elements /Criteria),建立層級架構,要素或準則數目(最好不超過7個)。

               3.問卷設計與調查

               4. 各層級要素/準則間權重的計算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一致性的檢定。

               5. 整體層級一致性的檢定
               6. 替代方案的選擇

                 整個AHP進行的步驟與程序如圖5所示: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