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6 捷運大地工程實務
P. 131

第五章 地下結構施工輔助工法





                     為利施工管制,每階段之灌漿量 q 計算可以下式求得:

                     Q = Q/ΣT‧m
                     式中 :

                     T:灌漿孔數
                     m:每一灌漿孔之階段數

                 5.1.2.6 灌漿孔之配置
                     灌漿孔配置之原則,應是在設計改良範圍內配置適當間距之灌漿孔,使灌漿材料有效地

                 灌注在此改良範圍且能達成灌漿之目的。理論上,灌漿孔間距可由灌漿材料種類、滲透性及
                 灌漿壓力來決定,但因相關不確性因素甚多(如地盤及施工條件等),故實際上仍須參酌施
                 工經驗、成本考量及改良效果要求程度等而定之。一般而言,地層之滲透係數較大時,灌漿

                 孔可採較大間距,反之則須縮小間距。另灌漿深度愈深時,灌漿孔間距亦應縮小。
                     灌漿孔之間距及基本配置如圖 5-1-18 及圖 5-1-19 所示,有單排、雙排正方形、雙排正

                 三角形等。當改良均勻程度要求較高之地層強化或以止水為目的之情況時,以雙排正三角形
                 配置為較佳。若為輔助工法改良效果要求程度低或以經濟性考量時,則可採單排配置。
                     各種情況下灌漿孔配置原則參考如下:

                 一、以形成截水牆為目的時,間距應儘量縮小,並視止水程度之要求,選擇下列配置:
                     ‧ 單排配置 D = 0.6 ~ 0.8m

                     ‧ 雙排正方形配置 D = 0.8 ~ 1.0m
                     ‧ 雙排正三角形配置 D = 1.0 ~ 1.2m

                 二、以地層強化、形成絕緣壁為目的時,可採較大間距。
                     ‧ 單排配置 D = 0.8 ~ 1.0m

                     ‧ 雙排正方形配置 D = 1.0 ~ 1.2m
                 三、大面積灌漿時,宜採正方形配置,視灌漿目的決定間距。

                     ‧ 止水 D = 1.0 ~ 1.2m
                     ‧ 地層強化 D = 1.0 ~ 1.5m

                 四、 局部性之小範圍灌漿(如擋土壁缺口),儘量採較小間距,增加灌漿孔數,其效果較佳。
                     通常,以止水為目的時,D ≦ 0.6m。

                 五、土質為較均勻之砂層,可進行滲透灌漿時,可採較大間隔。

                 六、可能受地下水稀釋,流動之影響時儘可能採最小間隔。
                 七、施工深度超過 15m 以上,灌漿孔設置精度較差,宜縮小間距。

                 八、 回填土或土堤之補強灌漿,亦或襯砌背面之回填灌漿,係屬空洞填充之灌漿,宜參考上

                     述之設置間距,視現場狀況自由選擇間距。
                     除上述基本原則外,必須注意灌漿孔之配置與施工法(灌漿孔施工順序、膠凝時間等)
                 有密切關係,應予充分檢討施工法後訂定之。又灌漿孔配置常於施工初期視灌漿效果良窳,

                 加以適當之調整。


                                                           113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