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34 捷運高架車站建築造型設計
P. 233
第五章 環狀線高架站-捷運環境共生與綠建築設計
圖 5-6-18 板橋站垂直動線公共藝術作品
第七節 小結
環狀線第一階段工程為捷運後續路網繼新莊蘆洲、松山信義線後,另一個里程碑之開
始。全線採中運量系統,除大坪林站(Y7)為地下車站外,其他(Y8 ~ Y20)皆為高架車
站,其行經路線及車站皆座落於新北市之各行政區內,車站附近都市環境特性之迥異,即
為車站設計本身之一大挑戰。另各標分別為三家顧問公司設計,在捷運藝術共同主題下統
一設計理念。
其中十四張站(Y8)以大地綠衣「綠皮層」的單一概念,涵蓋車站站體人工平臺的構造,
在新店溪畔形塑起伏的綠色地景,摒除建築的量體慣性思維,以較柔性的曲面蜿蜒延展連成
一氣,將站體、平臺、地景、綠化及微氣候調節,藉由綠皮層為媒介,創造豐富的都市新皮
層。南機廠附屬建物則以軌道美學為構想,整合多種結構系統、空間量體及使用功能的建築
立面,傳達其背後單一卻富含工程邏輯及幾何,來成就捷運設施間「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的多元層次與自明性。在面對多元、多樣的都市地景及捷運附屬設施,從單一的設計概念著
手,深化、變化、衍化設計構想,創造多層次的豐富設計體系,面對此多樣環境及複雜需求
的出發點,也是表現地景與軌道美學意涵的環境共生 [6]。
秀朗橋站(Y9)至板新站(Y15)的設計由隱喻環狀線路線如同「回」字,進而發想捷
運在都市中「循環交流」不息,旅客利用各地區的車站進出,如同都市與地區間行「光合作
用」,旅客是介質也是養分,讓都市成長為都市綠洲。經由此概念,再引出光合作用的七個
主要過程吸收、滲透、傳訊、取納、轉換、儲存、創造,將這些步驟轉化為具象圖樣,並再
予以轉化為幾何圖案以應用於車站外觀與室內裝修主題。在設計車站的同時,也將綠建築、
節能減碳等概念引入,以符合主流價值,並在狹窄路段設計高架疊式車站,以滿足都市救災
需求並避免影響民眾開發權益 [7]。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