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捷運工程叢書 精進版 - 14 捷運工程大區域降水施工實務
P. 132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所有的抽水試驗解析解中,只有 Theis 公式可應用疊加原理進行多抽水井之洩降分析;

            其餘各分析公式因涉及非線性變化,在多個洩降錐重疊後,其理論假設狀況被嚴重扭曲而無
            法應用。因此,針對其中一區內水壓計之洩降曲線,以 Theis 公式利用試誤法,根據現場抽

            水井開啟之時間順序,逐一對比實測之洩降曲線,以此獲得此區內水壓計與各抽水井間的概
            估含水層參數,包含導水係數(T)和儲水係數(S)。為檢視以試誤法求得之參數是否具一
            致性,一般係將針對單一處水壓計所取得之參數值,代入計算其他各水壓計位置之理論曲線

            後,與實測水位洩降曲線進行對比。
                 觀察長期抽水之水壓計水位變化,發現即使開啟井數或總抽水量發生變化,水位洩降仍
            受每日兩次周期性潮汐漲退潮之區域水位升降而產生小量變化(約20cm);而長周期之溯月、

            望月漲落潮之影響亦有限,不致明顯影響以穩定水量抽水時水位洩降趨穩之變化趨勢。而區
            外水壓計 PZT 及 PZS 則於抽水初期(約 4 ~ 5 天期間)明顯有洩降偏低、停滯之現象產生(圖
            4-3-37~圖4-3-48),此期間理論之洩降行為與實測值並不吻合,水位洩降較Theis理論值小,

            研判主要應受到景美層上覆地層(松山層)滲漏補注的影響。












































                         圖 4-3-37 機場捷運台北車站 18 口群井試驗區內 PZT2001 以直線法求 T 值












                                                          114                                                                                                                     115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