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捷運技術 第58期
P. 6

IV




                                                 引言


              《捷運技術》於民國 77 年創刊,自第 53 期(民國 107 年)轉型為對外年刊,
            性質調整為學術與實務並重之專業期刊,改採公開徵稿,並實施匿名審查制,導
            入產、官、學各領域新知,藉助學界審稿之力,提昇稿件品質,使實務操作更具
            知識性,期進一步提高施工品質。自轉型後,本刊已出版第 53、54、55、56 及
            57 期,今年出版第 58 期。

              第 58 期共刊登精選稿件 7 篇,有工程研究案例結果亦有工程專業技術精進
            介紹,以下為對各篇逐一提要介紹,本局希望藉此概述,將屬市政一環的捷運工
            程以平易文字介紹給市民及工程界人士。

              本期刊載內容:隨著臺北捷運路網不斷擴充及搭乘人數持續攀升下,除持續
            引進國際捷運新知及技術外,亦著重於與民眾溝通用地取得議題,而在工程施作
            上則一本精益求精原則,著重於專業技術提昇及安全第一為考量,致力於國家重
            大工程建設品質之精進,而在通車營運多年後,也希望各界可看到本局的堅持與
            努力。

            • 捷運工程用地取得法令與實務執行面面觀:以臺北捷運路網為例
              臺北捷運路網累計至 112 年 6 月止,執行用地補償費超過新台幣 1,350 億元,
              取得土地所有權、地上權總面積超過 320 公頃,拆遷地上物 12,600 餘件,所執
              行用地取得均位於高度發展的都會區內,經濟利益衝突大,過程中大小抗爭不
              斷。近年來,政府益加注重公共利益和土地所有權人的權益平衡,提出合理的
              補償機制,加強與受影響人的溝通和協商,以期順利取得用地,使計畫如期發
              揮應有的正面效益,用地取得可以說是另一種關鍵「技術」或「藝術」,尤其
              前瞻基礎軌道建設,為目前國家發展的重要政策,本文以北捷經驗,希能對後
              續案例有所助益。

            • 軌道技術近日之發展-以 2022 年柏林國際大眾交通運輸展之見聞為例
              「柏林國際大眾交通運輸展」(InnoTrans)為目前全球最大軌道工業展覽之一,
              向來是世界各國軌道客運、貨運系統、設備及零組件等方面供應商及採購商重
              視的國際專業交流平臺。藉由考察該展覽以期瞭解國際軌道運輸科技發展趨勢,
              與重要捷運系統製造商與設備供應商互相了解,並可藉機吸引及邀請捷運相關
              廠商參與臺北大眾捷運系統工程建置。本文將此次柏林展場之見聞與心得予以
              記錄及說明,期望能提供目前軌道最新的訊息以饗大眾。

            • BIM 技術輔助捷運車站及出土段設計整合之應用—以臺北捷運北環段 Y19A 車
              站為例
              隨著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的興起,衝擊及提升
              傳統營建產業的流程與思維,BIM 技術已由早期垂直系統(建築業)衍伸至水
              平系統(大地、軌道交通、地下管線、共同管廊、GIS⋯⋯等)。BIM 不單單
              用於建立 3D 建築物模型,而是一種橫向工作流程的整合,透過含有豐富營建
              資訊(包括建築物、橋梁、道路、隧道等)的建築 3D 模型,能夠有效提升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