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捷運技術 第48期
P. 283

五、令人驚豔的洛杉磯捷運藝術

                 洛杉磯捷運公共藝術曾被《紐約時報》列為全美最具想像力的公共藝術案例之一,也曾
            獲得無數的藝術及設計類之大獎。其以跨界整合聞名,含括各類型藝術家的創意及成功的社
            區參與。
                 洛杉磯捷運局了解藝術可讓通勤的環境注入人性,於 1989 年成立公共藝術部門,委託
            藝術家把藝術融合在捷運建設中,自公車站到捷運站,從街景到施工圍籬,藝術創造了地域
            感,並和乘客發生關連,幾乎每個捷運車站皆有公共藝術。
                 洛杉磯捷運公共藝術除了附加型的藝術品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很多車站在設計階段藝
            術家就是設計團隊的一份子,因此藝術家創造的是整個藝術化環境,從天花到地坪,從牆面
            到欄杆,無一不是巧思。舉凡車站頂棚、家具、燈具、標誌、通道及動線圖案、設施的整體
            輪廓等項目,都因為藝術家的參與而獲利,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車站。
                 洛杉磯捷運公共藝術都是針對車站地緣特性而創作,若不是反應洛杉磯的文化,就是針
            對各站特色設計,例如:在工業區的作品就用扳手等工業區的元素、在農業區就用綠樹、在
            製衣業就用線軸、在航太業就以星球當元素。所有作品都針對車站附近的社區及特色設計。
            無論是讚美歷史、反應自然或向當地文化致敬,每件作品都嘗試引起乘客深深的感動。
                 也許是加州文化的特質,也許是受好萊塢文化的影響,少有藝術家含蓄地將作品隱藏在
            建築中,藝術家並不會像都市設計者,因為周圍環境是灰濛濛的工業區,而配合地把作品變
            成灰色,相反地,以鮮艷的色彩為此環境帶來活力,甚至皆有創造地標的企圖。
                 很多作品除了視覺藝術外也結合了文學,無論是引經據典或是與當代詩人合作,增加作
            品的深度及人文氣息。有的作品則結合影像以增加作品的及時性。事後加的作品多位於動線
            焦點處,而事前與建築師合作的作品則無所不在。
                 除了尊重地緣特色外,加州建築師用色大膽,即使是單一建築材質,例如:磁磚或石材,
            也用心排出變化,而即使是出入口通道,也不忘提供視覺效果,而部分臺灣建築師視通道為
            過度空間,簡單處理就好,或者根本不特別設計,而放棄表現機會,實在可惜。其實只要建
            築本身夠漂亮,便是一件藝術品。
                 洛杉磯捷運公共藝術在車站設計階段即引進藝術家的作法,成效卓著。雖於通車前五年
            即完成設計,但因作品皆富地緣性,因此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其成果也是風土民情下的產物,
            利用藝術家的浪漫及自我突顯的特性,創造令人驚艷的車站建築。
































                圖 41  地坪圖案不規則拼貼圖                                 圖 42  電梯有周遭楜椒樹的意象
                                                                                                              279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